今秋开学,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将正式实施,抖客网,劳动课正式从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”中完全独立出来,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。据媒体报道,劳动课已经写入不少学校的新课表,一些中小学还在“开学第一课”安排了种菜、收割、做饭,还有一些学校直接将“开学第一课”搬到了农田里。
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,体现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,也将成为中小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,有力地改变劳动教育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中被弱化的现象。从公众对劳动课的关注,以及各地中小学校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展的各类实践和探索,不难感受到社会的这一期待:通过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,培养基础的劳动技能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、涵育良好的劳动品质。
劳动课应该在哪上、怎么上?应该形成共识的是,劳动课的开展绝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学会做几个家常菜,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参加几次劳动体验,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,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,形成尊重劳动、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;更在于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,实现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、以劳创新。而要实现这些目标,就要求在课程开展前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设计,明确课程目标、流程、评价方式。否则,简单的几次劳动体验就可能沦为一种形式甚至负担,而无法发挥预期的育人目标。
在以“追分”为导向的环境下,劳动课的成效很难以量化的分数呈现。虽然劳动课每周只有一个课时,但一些教师或家长囿于固有的观念,仍然可能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,这就会使劳动课课时得不到保障。
对此,一方面有必要从制度、师资、资金等方面共同保障,开足开齐劳动课时,确保独立出来的劳动课不被虚化、弱化;另一方面则应进一步在发挥劳动课的综合育人成效上下功夫。教师要充分发掘劳动课程的价值,为孩子提供走出教室、走出校园的舞台、环境,提供更为丰富的经历与成长体验。引导孩子在紧密联系生活、生产实践的劳动中,提高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,提升高阶思维水平、提高合作交往能力。而这种经历和体验,反过来也将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吸收。
教育即生活、教育即生长。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行合一。课堂、教材、作业、考试不是教育生活的全部,也不是成长的唯一途径。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,让孩子们不仅可以在劳动中获取劳动与生活的技能,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、动手实践能力,在“做中学”中发展自己分析、评价、创造的高阶思维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、创造能力。贯彻“做中学”“用中学”“创中学”理念,让孩子从劳动中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,体会到教室之外的快乐,劳动课的育人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,才能赢得孩子的喜欢、家长的认同,从而凝聚家校社合力,为上好劳动课营造更好的环境。
原标题:【读懂“开学第一课”背后的期待】 内容摘要:今秋开学,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将正式实施,劳动课正式从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”中完全独立出来,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。据媒体报道,劳动课已经写入不少学校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keji/139947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